Blog

大提琴家的協奏曲(二):愛德華艾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

上星期提到,Dvořák早年一直抗拒大提琴協奏曲,作曲家Josef Michl曾憶述指,Dvořák只對大提琴的中音音域感興趣,但認為高音及低音部分的音色於協奏曲上難以發揮。但他,以及後來更多的作曲家,也創作出流傳萬世的大提琴協奏曲。
其中最知名最具代表性之一的,應數到英國作曲家Edward Elgar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(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, Op. 85)。
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於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完成。經歷了戰爭的慘烈和災難性的傷害,他花了一整年時間才能重新創作,把經歷戰爭的感受都放到音符之中。他以樂章描摹生命的不同景像,以此思索生命的意義。整首樂章以中慢版小調旋律主導著,大提琴由木管樂和應,讓旋律連綿延伸。中段大提琴的獨奏轉折變化豐富,有較明亮的大調部分,也有第二樂章急促的撥弦和第三樂章緩慢如低吟的旋律,到最後的部分又充滿力量地回歸第一樂章的主題,完成約30分鐘的樂章。
Elgar這部協奏曲初期發表時並不算一鳴驚人。傳言指演奏的倫敦交響樂團並沒有足夠的排練時間,導致首演觸礁。後來也未有太多再演出的機會,直至1960年代,年輕而優秀的大提琴演奏家Jacqueline du Pré拉奏的版本令作品重新得到注目,演出錄音於世界各地廣泛流傳,成為往後大提琴古典音樂創作的奠基石。

Jacqueline du Pré演奏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錄像
當時的樂評人Margaret Campbell於音樂雜誌The Great Cellists形容這個版本的du Pré「拉奏出如天使一樣的聲音,溫暖而細膩。音色優美,讓簡單的旋律暗藏一份浪漫;而她的技巧本身可說聽不出往何破綻。」人們在50年後才懂欣賞Elgar這樂章的苦澀和甜美,但音樂本身就可穿越時空限制,打動著不同地域,年代的聽眾的心。

 

發表回覆